常見問題首頁> 常見問題
如何科學處理畜禽的糞便污染
閱讀量:744 時間:2019/12/3 16:04:03
近年來,隨著環保政策的日益嚴峻,畜禽的糞便污染問題已經成為國家社會高度關注的問題,養殖戶面對環保問題也是眉頭緊皺,畢竟現有的資金與人力有限,如何達到效益與生態兩平衡,如何正確的對待畜禽的糞便污染,保證畜牧業的健康快速的發展?當畜禽糞便排入人類水源地時,影響其飲水質量,排入河流、溝渠,或流經村莊異味造成居民感官不適。不僅如此,糞便處理不當還會造對土地、空氣質量的嚴重破壞。畜禽糞便中含有大量源自動物腸道中的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蟲卵,據報道,畜禽場排放的污水,平均每1mL中含有33萬個大腸桿菌和69萬個大腸球菌;沉淀池每升污水中含有高達190多個蛔蟲卵和100多個毛首線蟲卵。這些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蟲卵進入水體,會使水體中病原種類增多、菌種和菌量加大,導致介水傳染病的傳播和流行。特別是在人畜共患病時,會引發疫情,給人、畜帶來災難性危害。
便如此,作為農業大國的我們應該有個基本認識:畜禽糞便是重要的有機農家肥。經過發酵后的糞便有機肥,是生產有機食品、綠色食品必不可少的肥料,是當前土壤改良的重要有機質,不是有毒有害物質。
我國的農業在發展過程中,曾長期使用大量的化肥,這對土壤來說,會造成肥力的下降,并且嚴重的還會出現板結、沙化等現象。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,我國土壤的肥力不高,基本上處于貧瘠狀態。在這種情況下,研究新的施肥模式,提高土壤肥力,顯得非常必要。而在改良土壤方面。比較常見且有效的方法就是,減少化肥的使用量,多使用農家肥。禽畜糞便作為主要的農家肥,在改善土壤質量方面,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。正是基于土壤質量改良的迫切性需求,以及禽畜糞便帶來的嚴重環境污染,所以提出了使用新的技術設備。采用新工藝,提高禽畜糞便處理的科學水平。